本届世界杯中,日本队在被称为“死亡之组”的E组重重突围,战胜昔日世界杯冠军的“老牌劲旅”德国队和西班牙队,并以小组第一出线,但其“闯入八强、改写历史”的期许,被平均年龄超27岁、经验丰富的“老兵团”克罗地亚队所灭。合理的体能分配与顽强的意志品质,是一支球队在大赛能够走得更远的基石,对于年龄偏大的“格子军团”则更甚。闯过了凶悍的日本队,即将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迎来夺冠大热门巴西队,且看老而弥坚的克罗地亚人如何继续施展“拖刀计”。
在5日举行的卡塔尔世界杯1/8决赛中,亚洲黑马日本队与欧洲劲旅克罗地亚队鏖战120分钟,在最后的点球大战中,日本队以1∶3不敌克罗地亚,无缘8强。
日本球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克罗地亚队很会用拖刀计杀人,而守门员利瓦科维奇成为不可逾越的一道墙。在此之前,效力于萨格勒布迪纳摩的利瓦科维奇并非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此夜过后,他一战成名。
点球大战中三次扑救成功,世界杯历史上仅有三人能够做到。利瓦科维奇之前,2006年世界杯葡萄牙队门将里卡多曾三次扑出英格兰队的点球,2018年世界杯,克罗地亚队传奇门将苏巴西奇也曾完成这一壮举。
在世界杯淘汰赛阶段,两支球队在120分钟之内打平,就需要进行点球大战。成也点球,败也点球,在盘点了过去四届世界杯的点球录像后发现,点球是世界杯上最容易的得分方式:200个点球,其中143个打进,命中率达到71.5%。此外,200个点球的主罚者,有96个都是射向自己左手边,命中率高达77.1%,可谓“心跳和点球都在左边”。点球大战的命中率,比起常规时间罚点球明显下降,不仅因为队员体力下降、压力过大,也和点球大战涉及人数多有关,有时候让平时不怎么踢点球的队员也得上场。
伦敦布鲁内尔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世界级守门员可在对手出脚前80毫秒预测到他们的行动。与足球协会合作进行研究的研究人员发现,技术出众的守门员能在70%的时间预见到对手的行动,相比之下,技术较差的守门员只有52%。研究发现守门员猜中射门方向的可能性达57%。但由于身体移动消耗的时间,最后只有22%的射门被成功扑救。
据悉,罚点球时的足球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12公里。罚球点距球门11米,也就是说,足球只需不到0.5秒的时间就能入网。守门员拥有大约700毫秒的反应时间,看清足球的飞行方向,而后决定自己的扑球位置并朝这个方向移动。从看清足球飞行方向到朝这个方向飞身扑救,守门员需近1秒钟时间。此时,皮球已应声入网。
留给守门员的反应时间很短,这让射手在罚点球时拥有巨大优势。除了生物学因素外,球门的大小也会影响守门员的成功扑救概率。足球比赛的球门宽7.3米,高2.4米,面积达17.5平方米,超过一个货运集装箱。守门员覆盖整个球门的难度我们可想而知。巨大的球门外加可用时间很短,导致守门员做出成功扑救的概率极低。
计算机科学教授凯文·莱顿·布朗表示,世界顶级球员不仅仅是最优秀的运动员,同时也是出色而理性的决策者。研究人员在对公开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无论是射手还是守门员往往都采取均衡策略。射手也经常选择自己不太擅长的角度和方向,诱骗守门员做出错误判断。守门员在罚点球时也采取均衡策略,提高成功扑救的可能性。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与对手对抗——从战争到国际象棋比赛——他们都应该采取迷惑对手的策略,从而获得胜利。
有些人偏为扑点球而生,点球让球星翻车,也让很多门将一战成名。最神奇的当属荷兰门将克鲁尔,2014年世界杯1/4决赛,他在第120分钟上场,先后扑出对方2个点球,帮助荷兰队成功进入4强。本届世界杯小组赛中,名不见经传的阿洛瓦伊斯“一战封神”,5次扑救,助力沙特队2:1逆袭阿根廷队。一个成功的门将背后是整个团队的心血。
绿茵水浒之三十六天罡天慧星 拼命三郎·前田大然拔刀斩 身似山中猛虎,性如火上浇油。 心雄胆大有机谋,到处逢人搭救。 掀天声价满皇州,拼命三郎石秀。 石秀系一百零八将之一, 梁山好汉排座次时第三十三位, 上应天慧星。 诗云: 路见不平真可怒,拔刀相助是英雄; 那堪石秀真豪杰,慷慨相投入伙中。 多哈绿茵生死战,前田大然拼尽命; 点球败北终梦碎,创造历史已无缘。
水泊梁山,拼命三郎之于上应天慧星石秀,实属天人合一也;绿茵之上,拼命三郎之于攻克敌门者前田大然,堪称古今相称也;足球世界,拼命三郎之于创造亚洲足坛神话日本队,更是真实写照也。
狭路相逢,敢于亮剑。日本队曾三闯世界杯十六强,本届数次喊出八强目标。逆转击败前世界杯冠军德国队和西班牙队,小组第一突围“死亡之组”,震撼世界足坛,小组赛惊现亚洲之光。淘汰赛面对上届亚军,日本队镇定自若,传控均不落下风,倒是克罗地亚队有些许犹豫,佩里西奇犹豫中贻误战机,前田大然乘虚而入射门得分。佩里西奇将功补过,下半场头槌破门,追平比分。随后,巨星莫德里奇轰出威力远射,依旧未能改写比分。日本队持拼命三郎之精神,本届世界杯首场加时赛上演,然双方皆无太多机会,点球大战激烈上演。然,克罗地亚队以点球见长,二0一八年世界杯,淘汰赛中先后与丹麦俄罗斯、英格兰战至加时赛,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加时赛之王”,且拿下与丹麦、俄罗斯点球大战,最终凭借点球之胜摘得俄罗斯世界杯探花。此役力克日本,门将利瓦科维奇,三扑救主一战成名。
看今朝,多哈不相信眼泪,贾努布球场外灯火如昼,日本队踏上黯然归途;忆往昔,多哈上演过悲剧,廿九年前被敌压哨逼平,倒在世界杯大门口。曾经的多哈伤心夜之后,日本足球界痛定思痛,下决心振兴足球。一九九六年,“日本足球教父”川渊三郎提出夺世界杯“百年梦想”,日本“二0五0宣言”明确世界杯冠军目标。何以为之,而非痴人说梦?答曰:“师夷长技以制夷。”观本届世界杯日本队名单,效力欧洲俱乐部者二十有人,德甲英超法甲西甲优秀球员甚多,创世界杯亚洲球队留洋人数之最,其中在德国效力者有八人之众。借屋檐,掀主屋,首战逆转战胜德国,进球者皆来自德甲联赛。有官文曰:日本旅欧球员四百五十一人,其中效力德国联赛者最多,高达二百五十人。换言之,德国联赛俨然成日本足球实力最大养成所。
日本传统运动,旧时称之“武道”,然足球之于日本,并非长技也,碍于身型有差,性格又不爱冲撞,加之国土狭小,练习场地不足,然,“和式球风”在磕绊中不断摸索出路,形成日本足球面对西洋运动之独特风格。以邻为伴善厚植,以人之长促己省,作为亚洲近邻,日本足球之进步让人欣羡,然羡慕之余观其本质:在大多数亚洲国家仍处于将大牌球星和教练“请进来”的时候,日本却反常规地执着于把日本球员“送出去”,只因意识之于先也,曰之:“目光局限于亚洲,犹如温水煮青蛙,易安于现状,唯触及最高级别职业足球,深得最顶级标准要义,且不断追求世界之巅,方能在强手如林世界足球领域得一席之地,而欧洲无疑是淬炼球员之佳境也。”故大力助推球员旅欧留洋。然己所欲,非它所欲也。欧洲人之刻板印象,日本球员身材矮小、对抗不足、体力不济,故不少日本球员转会欧洲时,会费之低惊人,有甚者零费,然三两个赛季后身价倍增,翻几倍几十倍者亦常有之,欧洲俱乐部乐于赚也。此乃日本足球数十年深耕换来深刻质变也。
重青训,重留洋,轻金元,轻功利,审视日本足球之历史,风格师出南美,蛰伏于德国近旁,内外兼修演化出自身风格:相对矮小却更灵巧的亚洲人,易让自身成紧密整体,靠细腻传接技术,让球队充满了东方式的柔韧,演绎“师夷长技以制夷”之谕。故,多哈之败,日本队绝非呈现失败者姿态,而是书写足球传奇。回家苦练,四年后再战,秉承其向死而生、百折不屈之精神,定又是一番蹴鞠场世界新惊奇。 撰文/王利民 绘画/张永文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