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外长萨布里:中方尊重斯方请求从没有胁迫斯里兰卡贷款

日前,斯里兰卡外长萨布里表示,中方尊重斯方请求,从来没有胁迫斯里兰卡贷款。中方以不同的方式向斯提供了大量的金融支持和人道主义援助,“债务陷阱”只是西方的叙事。萨布里还表示,中国始终是斯里兰卡的亲密朋友,双方在今年还共同庆祝了《米胶协定》签署70周年。”斯里兰卡外长萨布里表示,中方尊重斯方请求,从来没有胁迫斯里兰卡贷款。”意思是 西方胁迫斯贷款。日本才是斯里兰卡最大的外债持有国及第一投资国,那些炒作中国投资斯里兰卡及投资非洲拉美的美国媒体,西方舆论,只不过是替其背后的主子抵毁,败坏真心帮助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中国的声誉,因为来自中国的投资动了西方国家继续用低价压榨初级产品价格的奶酪。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急需从国际社会进口包括橡胶在内的多种物资。与此同时,斯里兰卡刚从殖民统治中独立,作为出口支柱的橡胶价格暴跌,而需要进口的大米一日三涨。在此背景下,1952年12月18日,中国与斯里兰卡(旧称锡兰)政府签订第一个《中国与锡兰关于橡胶和大米的五年贸易协定》(俗称《米胶协定》),即我国每年以27万吨大米换取锡兰5万吨橡胶。这是新中国同非社会主义国家第一笔重大易货贸易协定。该协定从1952年执行到1982年,长达30年。其中,橡胶的进口由中国进出口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前身)具体负责。《米胶协定》的执行为推动两国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我国换得了急需的橡胶,支援了抗美援朝,同时为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禁运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使斯方获得了稳定的大米进口供应,30万橡胶工人免于失业。《米胶协定》不仅开创了新中国同尚未建交、又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签订政府贸易协定的先河,而且建立了新中国与斯里兰卡间的贸易关系,促进了两国贸易额的迅速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中国粮食欠缺,自己都吃不饱,但我们仍然重信守诺,从缅甸进口大米同斯里兰卡换橡胶。既要讲义,更要谈利,国内义在利先,国外利在义先,毕竟国外我们始终要防止白眼狼的出现。